這,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對當老大的渴望,說明了當老大背后的風光。
在互聯網行業,這種現象可能更加明顯,同一個細分領域,經常會有3-5企業同時聲明自己是行業老大。光聲稱還不夠,為了“老大”的名分還經常大罵出口、大打出手。不僅是那些行業巨頭,連一個小網站,一上線往往是“全球的XXX”、“中國的XXX”、“的中文XX網站”……名頭一個比一個猛,一個比一個玄乎。
非得當老大嗎?非得是棒的那個嗎?近見了兩個朋友,長聊之后,引發了我更多的思考。
這兩個朋友的企業,一個身在互聯網,一個身在傳統行業,有個共同的特點,都是行業“老二”。在互聯網的那個,已經做了六七年了,在做到第三個年頭時,公開喊出了自己是行業老二,目前雖沒有大富大貴,但也在老二的位置上做的很滋潤;做傳統行業的那個,默默的做了幾年老二之后,已經在幾個月前成功彎道超越,當上了老大。
這兩個朋友,在各自的企業戰略經中,都很推崇“老二”的藝術。
企業戰略中,“老二”的藝術性在于:
1、老二的低風險系數。
常言道:“打出頭鳥”,在中國做企業,做老大風險比別的國家更大。當老二,則不會有那么多麻煩,正所謂“天塌下來,有大個頂著”,通常殺一儆百的對象,往往是那些強勢的老大們。 從另一個角度看,行業老大的曝光率雖然很多,但要注意到的是,新聞同樣很多。
2、目標跟隨戰略。
跟隨戰略的好處在于:首先,不至于迷失方向,有個強大的行業老大在前面領路。其次,少走彎路錯路。老大犯過的錯,可以及時避免。再次,可以省很多力氣,少思考很多復雜問題。
3、借力打力。或者可以叫做借勢,也可以理解為隔山打牛。
其核心是以行業老大這個競爭者品牌為參照物,找到自己的機會。簡單的理解是,老二可以通過和作為知名品牌的老大建立一種內在聯系,使自己的品牌迅速進入消費者的心志,占領一個牢固的位置,提升自身品牌的價值與知名度。
同時,對于行業的上下游合作伙伴來說,在加強與老大合作的同時,更愿意扶持老二。在上下游合作伙伴的眼里,不想讓老大一家獨大,那樣的話他們的議價能力會大大降低,扶持一個強勁的老二出來,他們更容易拉低合作加碼。
4、長期博弈中,“老二”的勝率。
聰明的運動員總喜歡采取“跟隨跑”的戰略:從空氣動力學來說,在跑道前方領跑的運動員,如同汽車的擋風玻璃,承受了絕大部分的空氣阻力。從心理學來說,領跑的人因為缺乏參照物,所以很難自如控制自身節奏和速度,因為你快了,后面的會馬上跟上;你慢了,后面“跟隨跑”的人也不會立即超越你,心理上承擔了很大的壓力。
體育如此,企業戰略亦如此。